历经三年繁荣期的酱酒品类发展进入调整期,但行业形势也并非“万马齐喑”。近日,微酒市场调研发现,在整体酱香库存情况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中,珍酒成为鲜有的社会库存良性、价格较为坚挺的酱酒品牌。为何如此?从珍酒的品牌战略进化之路中或许我们可以揭开一些秘密。
1985年,时任副总理的方毅挥笔题下“酒中珍品”四个大字,其中的“珍”字也让珍酒成为众多知名酱酒品牌中唯一自带精神文化基因的品牌,正式开启了珍酒辉煌的万里“珍”途。当我们深入剖析珍酒的进化之路,会轻易发现一个事实——它拥有着与其他知名酱酒品牌不同的基因与发展路径,在主动把控着自身品牌进化的节奏。
01
守“珍”:珍酒的品牌与文化之道
不少行业人士表示,珍酒是近年来白酒行业品牌传播与建设表现最优异的品牌,这并非高抬。珍酒俨然已成为行业的“10万+”制造机。
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高端白酒的品牌传播逻辑。
逻辑一:从经销商、团购商到终端都是高端白酒品牌与品质传播的利益共同体——消费者也同样是。因为高端白酒的消费场景多数为商务宴请,在这个场景中,“宾”如何能感受到“主”的宴请诚意?这就需要这款白酒拥有卓越的品牌能量。
逻辑二:当社交流量私域化以后,每个人的私有流量中最大的构成比例一般都是利益供给方,经销商的好友里,终端最多;团购商的好友里,核心消费者最多。
逻辑三:渠道链条的每一个参与方都没有自行批量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。
珍酒显然比其他品牌更深谙以上逻辑。近年来,珍酒持续不断地生产优质品牌内容爆款,持续输出,为每一个品牌传播的前沿阵地提供“内容弹药”,成为了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优质酱酒品牌。
而内容层面,从“三个唯一”到“1234歌”和“珍”文化,珍酒的品牌战略进化之路更是充满节奏感,十分清晰。
酱酒品类的发展由茅台热作为起点,进化至酱酒热,而大多数酱酒品牌在酱酒势能迅猛的阶段选择的都是比附茅台策略,只是有人“硬凑”,有人“水到渠成”。中国白酒一号工程、85鉴定、副总理题字等基因优势让珍酒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“中国白酒一号工程”的品质支撑在珍酒高频、迅猛、优质的内容传播策略下快速被消费者认知并接受,它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品质品牌积累,构建了强大的品牌自信。
“1234”歌则堪称品牌进化过渡期的神来之笔。
4月27日,珍酒李渡集团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,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,也是近7年来白酒行业唯一成功上市的企业。上市对珍酒来说,绝不仅仅是资本层面为其品牌和产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,更重要的是为其新增一项高价值的品牌资产。中国白酒一号工程、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、贵州三大酱香品牌、中国四大国宴白酒,“四王”王炸在手,让人过耳不忘的“1234歌”再度将珍酒的品牌知名度、美誉度推上新高度。
珍酒品牌战略进化进入新的阶段——继品质品牌之后的精神品牌建设。
纵观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,没有精神文化支撑的品牌很难实现高端化和持久的发展。聚焦到酱酒品类,一是因为品类整体辉煌期较短,实力略显单薄的“经济基础”未来得及构造具备强大精神力量的“上层建筑”,二是大多酱酒酒企在规划“品牌名”时就不具备打造品牌精神的意识、导致失去了构建精神品牌的先发优势,所以酱酒品类的精神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于行业,但珍酒却呈现出跳脱品类的“领先性”。
正如前文所说,方毅副总理的“酒中珍品”题字为珍酒的“珍”字注入了品牌之魂。
在珍酒李渡的上市答谢会上,吴向东提出打造“未来之珍”,聚焦“珍”文化并将其具象化,在前几日刚上新的珍酒品牌宣传片中,涉及到自然之珍、酱香之珍、品质之珍、文化之珍、筵宴之珍、尊贵之珍等多个层面,“珍”正式成为珍酒精神品牌的原点,由点及面,与消费者之间构建无缝品牌沟通。
而除此之外,“珍”可以给每一位珍酒的消费者自行解释权,一千个消费者眼中有一千个“珍”的含义,珍爱之人、珍爱之事、珍爱之物,“珍”这个字,只有原点,没有边界。
由此,珍酒的品牌战略进化之路清晰浮出水面,上一阶段成功的品牌建设,为珍酒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自身的品牌信心,它进入了独立的品牌建设时期,其目标绝不仅仅是成为“酱香热”或酱酒品类的排头兵,更要成为屹立于整个白酒之林且拥有持续发展动能的头部品牌。
02
抱“朴”:珍酒的品质与营销之道
品牌建设仍然要以品质建设为基石,以营销建设为动能。
在酒业历经30年浮沉、亲手打造了两家上市企业的吴向东深谙品质之道没有“花架子”,就是实打实的“从重主义”,时间自会给他的“朴素”一份答案。
因多位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怀,1975年中国白酒一号工程正式启幕。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、总酒师张支云等28位专家创办了珍酒厂,窖石、窖泥、原料、设备等被原封不动地从茅台搬到了遵义北郊石子铺,也为今天的珍酒打下了坚实的品质基础。
伟人的夙愿早已实现,但吴向东的梦想还在前行。2022年,珍酒投产3.5万吨,产能规模已位列贵州酱酒企业第三,仅次于茅台与习酒。2023年下沙季,珍酒投产规模更是达4万吨,截止目前,珍酒优质基酒储备则达到了6.5万吨。逆势产能扩张的背后,是百亿投资,更是吴向东的长期主义与从重主义。
金鳞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。与大多数酱香品牌不同的是,珍酒关注的绝不只是某一次行业机遇,而是自身的实力几何,能否穿越行业周期。
在吴向东看来,行业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,但品牌消费集中化则让机会不再是像2002-2012年那一轮量价齐升、2019-2022年酱酒高歌猛进时的普惠,唯有在品质上扎稳下盘,方可成为品牌集中化的幸存者与受益者。
而在营销层面,珍酒同样奉行“大道至简”。白酒行业行至今日,趋势和格局虽不断生变,但底层营销逻辑并无二致。2023年“双节”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次完整旺季,也是一场行业大考。珍酒“声量”“销量”兼顾,在加大品牌传播资源配置的同时,以内容营销撬动消费者需求,并精准将品牌流量转化为销售流量,合理配置社会库存,销售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。
03
“未来之珍”为何可期?
就在12月4日,上市不到八个月的李渡珍酒集团(股票代码:6979.HK)成功被纳入富时GEIS指数,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整体价值、市场竞争力、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。这并不是珍酒李渡集团上市后首次展现资本市场对其信心的魅力。上市仅四个月即被纳入港股通,且随后大涨,被资本市场看好的背后不仅是业绩实力,更重要的是对该品牌未来发展的信心。
今年,酱酒品类调整进入深水区,但正如吴向东所说,消费场景在复苏,千元价位在扩容,更重要的是,品牌集中化趋势在加强。一个品类的调整正是红利向优质产能与品牌释放的过程,好的品牌会抓住每一轮发展机遇,穿越生命周期,对品牌和文化守“珍”、品质和营销抱“朴”的珍酒而言,机遇不仅没有过去,反而刚刚开始,它必将成为下一轮行业周期中的获益者。
“未来之珍”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