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“皇帝”是对“三皇五帝”的统称。三皇指天皇、地皇和人皇,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;“帝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——天帝,后来许多国家混战,各自称帝,出现西帝、东帝、中帝、北帝等,使天上的“帝”来到人间,成为超越“王”的人间尊号。(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、炎帝、蚩尤等)。
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自认为是“德兼三皇,功高五帝”,将“皇”、“帝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,为自己的帝号,从此天子称为皇帝。
当然是秦始皇了,连这都不知道?
应该是秦始皇,他统一了六国后,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,就称"皇帝".就是从这开始的
秦始皇 因为皇帝这个名字就是从他开始有的
中国历史
清代 同治皇帝死于梅毒
《清十二帝疑案(十九)同 治(下)》
内容简介:
一个处于社会动荡之间的王朝,新兴洋务求强;封建保守的顽疾,却使新政浅尝辄止,丧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。
六岁登极的小皇帝,十九年的短暂人生,放荡的生活断送了年轻的生命。
同治之死是因为天花?还是梅毒?
新政之举是功绩?还是败笔?
“辛酉政变”之后,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,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,开始了相对平稳的统治。同治朝的13年间,国内正好处在“太平天国”与“义和团”两次大的社会动荡之间。
国际处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。因此,是一次难得的国内国际条件都有利的历史发展机遇,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,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南京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,更是激发了中国人“要维新,要求强”的强烈愿望。
面对陌生的西方世界,清政府终于放下架子首次派官员出洋考察,专门与洋人打交道的“总理衙门”成立了,培养外语人才的“同文馆”也诞生了,并且派出了中国有史以来,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西方科学。
这些梳着长辫,第一次跨出国门的中国少年,他们的留学经历令人啼笑皆非,他们的人生命运又将怎样?
六岁就已登极的同治皇帝,由于母后垂帘听政,独揽大权。到了十八岁才刚刚亲政,他想能像祖辈一样有所建树,也想讨得母后慈禧的欢心,于是,他不顾国力窘困的现实,决然下令,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。
熟料,他的这一举动在朝廷上下,引发了的一场轩然大波。
十三年皇帝,十九年的人生,同治帝是有幸的:没有兄弟和他竞争,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。同治又是不幸的:和母后慈禧关系不好,婚姻又不如意,刚刚十九岁就一命黄泉了。同治的死因是一个历史的疑案,他到底是死于天花?还是死于梅毒呢?同治之死与他的婚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?
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,将为我们展现发生在同治朝的风风雨雨。
《百家讲坛》11月13日播出,敬请关注。
(全文)
上一讲我们讲了咸丰死了之后,他6岁的儿子同治继承皇位,在同治继承皇位之后,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宫廷政变,就是辛酉政变,在这个之前,为了把顺治的母亲说清楚,我们又介绍一下慈禧的身世和关于慈禧身世的异说,今天我们这一讲,还继续讲同治,我想主要讲三个问题,第一个讲同治新政,第二个讲同治重修圆明园,第三个讲同治死因疑案。
“辛酉政变”之后,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,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,开始了相对平稳的统治。同治朝的13年间,国内正好处在“太平天国”与“义和团”两次大的社会动荡之间。国际处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。因此,是一次难得的国内国际条件都有利的历史发展机遇,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,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南京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,更是激发了中国人“要维新,要求强”的强烈愿望。
因为鸦片战争失败了,定了《南京条约》,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失败了,定了《北京条约》,割地赔款。先进的中国人在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两次都失败了?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,就是要维新,要改革。这个时候,同治还小,没有亲政,内就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,外就是恭亲王奕訢,这个时候他是议政王兼军机大臣。
同治新政主要做了这么几件大事,第一设立总理各国衙门,这个衙门的全称叫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,简称就是“总理衙门”,这个机构的设立,不仅是清朝历史上,而且是中国历史上首创。原来处理外国的事情,分在礼部的一部分来做,或者在理藩院下面有一部分在做,主要还是周边的一些国家,正式成立一个中央的国家机构,管理外事工作,还兼有军机处的职能,这是重大的一个制度上的一个创革,总理事务衙门管的事情很宽,外交事务,对外的经济贸易事务,兴办一些新的学堂,兴办一些新的兵工厂,都归总理事务衙门来管,这个机构的总的负责人,当时是恭亲王奕訢,其他还有大学士军机大臣,部的尚书侍郎等重要官员组成,可见这个机构之重要,有了这个机构,后来外国驻清朝的使馆,清朝派到其他外国的使馆,就统一有了一个管理的机构。
第二就是出洋考察,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,那个法显和玄奘到西天,那西天也是印度,没有出亚洲啊,明朝的郑和下西洋,意义很重大,但是郑和没有到欧洲,清朝正式的政府派官员到西方进行考察,是从同治开始,派一个人出去看一看嘛,回来跟他报告一下,到底西方是个什么样子,奕訢奏请了两宫太后同意,就决定选派人出洋考察,报名谁也不报,出洋考察?当年有个苏武,到了匈奴那儿就回不来了,谁敢去呀,但是有一个人叫斌椿,这个人63岁了,他说我去,家里人也阻拦,说你都63岁了,这把老骨头你扔到外面怎么办?他还是执意要去。
这样呢,从同文馆派了三个学生,因为他们会外语,再加上他儿子,他儿子因为他父亲岁数大了,路上好照顾,一共5个人,出国考察,到了法国的马赛港,他们在海外停留了110天,看了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,看了凯旋门,看了英国的议会大楼,看了欧洲的高等学校,看了很多新奇的东西,机器印刷,工厂,火车,电报,摄影机,这都是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,还见了外国的舰船,兵工厂,回来之后,就向周围的人介绍他在西方的见闻,回来之后,奕訢也很高兴,奕訢也间接地知道了一些外国的情况,从此,就打开了一扇窗户,就是清朝同西方,就是清朝通过这扇窗户来看西方,这么一扇窗户,有了这次出洋考察之后。
接着就是第三件事情,就是培养洋务人才,过去北京也有一个机构培养语言,主要是蒙古语、朝鲜语,主要是亚洲这些国家的语言,因为你跟西方开放了,西方在北京建立使领馆,清朝又要派到国外建立使馆,就需要外语人才,这样奕訢就奏请两宫太后批准,在北京设立同文馆,就招学生,学生不参加,学外语有什么用,不是我们今天,我读四书五经,可以考举人、考进士可以做官,我干嘛要学英语、法语、德语?学外语很多人不参加,奕訢想了个办法,凡是到同文馆学习的免学费,房费饭钱由政府出,有些人还不参加,考试月考、季考、年考都合格的,给奖金172两银子,在当时很大的数了,一个知县才五六十两银子,这样就招了一批学生,在同文馆学习,后来在广州在其他的地方也照办,这就培养了我们国家早期的外语人才。
面对陌生的西方世界,清政府终于放下架子首次派官员出洋考察,专门与洋人打交道的“总理衙门”成立了,培养外语人才的“同文馆”也诞生了,并且派出了中国有史以来,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西方科学。这些留着长辫,第一次跨出国门的中国少年,他们的留学经历令人啼笑皆非,他们的人生命运又将怎样?
现在派留学生都抢着去,公费的那就抢着去,自费的也是不得了,那个时候不行,就是决定要派留学生出国,没有人报名,第一个出去留学的叫容闳,因为当时他是在澳门,跟着一个美国人这么出去的,出去以后在那儿先学中学,后来到耶鲁大学读书,读了四年,拿到学位回来,回来他就想办学用不上,后来他就跟着曾国藩当幕僚,就屡次跟曾国藩建议要派留学生出国。
曾国藩多次想提这个建议,但是一直没有机会,终于有一次曾国藩就得到一个机会,就上奏提出要制定一个章程,派留学生出国。奕訢这个人是比较开放,他同意,又奏请两宫太后批准,就正式招生,派学生出国,学生招不来。我举一个例子,大家都知道詹天佑。那有人就动员他父亲,说让詹天佑出国,他父亲说不行,说我还准备让他将来读书科举考试呢,这个人就说你考进士也未必能考上,考上了也还不如出国学习去,他父亲还是不同意,他说这样,你要是让你儿子出国去留洋读书,我把我的女儿许配给你这个儿子,他父亲说那也行,又是公费,儿子又得了个儿媳妇,就同意了,就这么艰难地招生。
正招的过程里有人又反对,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反对,朝廷的大员上奏折反对,闹得沸沸扬扬,已经报名的人又撤了,我们不去了,最后总共凑了120个人。这样朝廷呢,就派官到美国去管理这事,第一批是三十个学生,因为年龄都比较小,是12到16岁,第一批坐轮船到了美国之后,美国的新闻界轰动,中国12岁到16岁的男孩子梳着辫子,他们感觉很奇怪,但是一接触美国反映很好,说这些孩子聪明伶俐,很有礼貌。
那怎么安排这些孩子的衣食住行呢,容闳他们就跟美国人商量,美国的医生、律师、教师等等就把这些孩子请到他们家里住,这样,一些美国人生活上还可以照顾这些孩子,都比较小嘛,12到16岁,第一批30,一共先后派了4批,120个学生。
这些小孩到美国以后很新奇,吃西餐,原来是穿着清朝衣服,他觉得不方便,有的小孩就换成西服了,他要运动踢球,弄个辫子也不方便呢,开始有人把辫子缠上,后来个别的学生干脆把辫子剪了,有的小孩觉得美国人跳舞很新鲜,跟着学跳舞,也跟着打球运动,这都是很自然的事,当时清朝管这些留学生的官员,这个人叫陈兰彬,他一看这得了啊,他就正式写了一个报告,说这些留学生在美国,把祖宗的礼法都丢了,这样培养出来之后,回国不但不能建设,还会对社会有害,这个奏章到了奕訢那儿,奕訢说事情大了,你要把辫子剪了,这事情大了,就报到两宫太后那儿,两宫太后一看,就下令:召回。
就把这四批留学生,一律召回,最短的才去了1年多,大部分都没有学成就都回来了。虽然没有完全学成,但是这120个人,接受了西方的教育,看到了西方的文明,眼界开阔,阅历也丰富了,这些人,后来就成为我们中国政界、军界、学界、商界的骨干和精英。
第五洋务求强,清朝的官员社会的名流,经过鸦片战争的失败,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,已经认识到,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。
应该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,这样就兴起了一个办洋务的一个热潮,一个是买就是从西方买军舰,买大炮,引进,一个是造,就是制造军舰、大炮、枪支,自己要炼钢铁。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江南制造总局,后来上海的近代工业的基础就是这个时候奠定的,金陵制造局,福建船政局,福建的造船厂开始就是同治新政时候奠定的,汉阳制造局,后来的汉阳兵工厂,后来汉阳的武汉的钢铁事业,它的起点就在同治新政的时候,所以同治这个时期,通过设立总理各国衙门,通过派员出国考察,通过开办新式的学堂,通过派出国留学生,通过建工厂开矿山,所以这短短的时间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,这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。
但是,这个机遇这个事情没有完全坚持下去,我以后还要讲到这个问题,清朝类似的机遇有五次都丧失了,所以最后清朝的灭亡是必然的。但是同治新政因为同治这个时期他不亲政,主要还是两宫太后,特别是恭亲王奕訢在那儿主持,那同治自己做的事情是什么呢,我就讲下面要讲的同治亲政以后就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重修圆明园。
六岁就已登极的同治皇帝,由于母后垂帘听政,独揽大权。到了十八岁才刚刚亲政,他想能像祖辈一样有所建树,也想讨得母后慈禧的欢心,于是,他不顾国力窘困的现实,决然下令,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。熟料,他的这一举动在朝廷上下,引发了的一场轩然大波。
同治十二年,这一年他才18岁,亲政了,本来顺治是14岁亲政,康熙也是14岁亲政,按照清朝祖宗的惯例,同治应该14岁亲政,但是慈禧她不放心,她要垂帘所以把同治的大婚和亲政的时间都推后了,推到18岁不能再推了,所以同治12年,18岁,这一年他亲政了。
同治亲政,太后就退帘,你就不能垂帘听政了,这一年慈禧才39岁,还很年轻,那她做什么呢?她就想到当年她在圆明园的生活了,所以她想退帘之后,和两宫太后还住圆明园,但是圆明园这个“天地一家春”被英法联军给烧毁了,同治既为了孝敬他这个皇太后,又为了自己想做一点事情,所以同治12年亲政之后,他就决定要重修圆明园,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焚毁,大部分建筑被烧了,可以说,成为一片焦土,那圆明园的恢复,银子不是三十万、五十万,也不是三百万、五百万,要数以千万计的银子才可以恢复圆明园。
这个时候没有钱呢,太平天国事情刚刚结束,捻军的事情也刚刚平定,又办洋务,建工厂,开矿山,买军舰,制枪炮,都需要钱,还有赔款啊,给西方殖民者赔款,所以朝臣里就有议论。
同治说修,发了一个上谕,说要重修圆明园,让京城内外大小官员“量力助修”,捐钱,说得好听,“量力助修”,那不捐行吗!奕訢呢,本来就不大赞成,皇帝说了,两宫太后也暗示要修,所以奕訢就先捐了银子,两万两,奕訢又指示户部拨库银两万两,各地的大小官员也捐吧,捐了三十万两银子,这点银子对修圆明园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,我看康熙乾隆的时候,皇宫修一座宫殿,那还是翻修,大约需要银子五十万两,就是一个宫殿要五十万两,那同治这时候修了圆明园,需要多少呢,他们粗算了一下,大约需要三千多间房子。
这样有一个官员、一个御史就上了奏章,说经济比较拮据,暂缓修园,同治火了就把他给罢官了,还有一个御史叫游百川,他也上了奏章,建议缓修圆明园,同治看了这个奏章之后,生气了,罢官,把这个官也罢了,那别人就不敢出面了。
奕訢看着这个问题的严重,奕訢就联合了十个人,三个王,三个大学士,三个军机大臣,加上皇帝的老师,十个人联衔上书。
前面说点冠冕堂皇的话了,总的意思就是暂时缓修圆明园,大家注意,三个王,三个大学士,三个军机大臣,还加上皇帝的老师,非同小可,同治是刚亲政,还有点孩子气,要把这十个大臣全革职,这个事情就到了两宫太后那儿,两宫太后一看这事情麻烦了,皇帝和十个大臣僵起来了,两宫太后就出面了,出面了呢,就把大臣和同治召在一起,让同治跪下,两宫太后,主要是慈禧,一面哭,一面说,说十年以来,全仗着恭亲王,挽救这个局面,没有恭亲王有我们孤儿寡母的今天这个局面吗?你怎么能下令把这些恭亲王、醇亲王这些大臣都革职了呢!皇上啊,你要收回成命,让同治跪着一面哭一面说。
满洲的王爷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、皇帝的老师等等都在场,同治就说了一句话,我不修了还不行吗,就是同治罢免这十个大员的谕旨没有下发,宣布停止圆明园的重修,那也得给皇帝一个台阶下,改成修理三海,就是中南海,西苑,那工程就很小了,这件事情前后闹腾了一年,同治亲政之后我算了算,零碎事情不算,主要事情就这一件,还没有做成,同治个性很强,可能像他妈妈慈禧,窝了一肚子火,其他事情又不愉快,有人说他就是微服出行,第二年,就是同治13年,同治得病就死了。
十三年皇帝,十九年的人生,同治帝是有幸的:没有兄弟和他竞争,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。同治又是不幸的:和母后慈禧关系不好,婚姻又不如意,刚刚十九岁就一命黄泉了。同治的死因是一个历史的疑案,他到底是死于天花?还是死于梅毒呢?同治之死与他的婚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?
那么问题就来了,同治到底怎么死的?应当说是一个历史疑案,到了18岁他就要亲政了,亲政了办了一件事:重修圆明园还没办好,心情也不高兴。
家里头也不高兴啊,孩子大了,要给儿子娶媳妇了,选谁呀,秀女都来了,慈安和慈禧意见不一致,慈禧看好一个,凤秀的女儿,她看好了,慈安就看好了另外一个,叫阿鲁特氏,看好那个女孩子,俩人意见交换了以后,也还意见不一致,慈安觉得这个女孩子好,慈禧觉得那个女孩子好,那不能娶两个皇后,就让同治来你看一看,同治呢,就同意那个阿鲁特氏,就是慈安选的那个,他妈妈不高兴,我给你选的皇后你不同意,那个东太后不是你亲妈呀,她选的你同意了,慈禧这个人嫉妒心又比较强,这样子吧,你选这个做皇后,阿鲁特氏,那个做慧妃,做一个皇妃,就同时娶了,又加了几个妃和嫔。
这个慈禧性格是有点特别,她就很反对同治跟这个皇后好,皇后到同治那儿,她就经常敲打,皇后和同治不住在一块,她就高兴,有一段时间呢,同治和皇后就分别居住,但是大家知道,这时候同治他小啊,他才18岁,所以,同治和他母亲在这个事情上,是关系不太好,这个小皇后也很为难,亲近了皇帝,婆婆不高兴,婆婆高兴了,你疏远了皇帝,他也不好啊,两面为难。
同治13年,同治就死了,这小皇后那当然是非常悲痛了,哭得死去活来的,而且据说这时候皇后怀孕了,几天几夜痛哭不思饮食,丈夫死了,跟婆婆关系又不好,这日子就很难过了,吞金自杀,又救活了,还是哭,她父亲崇绮官是尚书,就跟慈禧奏报这事,说她整天这么哭,又不吃饭怎么办?慈禧说了一句话:“随大行皇帝去吧。
” 什么叫“大行皇帝”?就皇帝死了之后,正式入土之前,他已经死了,叫大行皇帝,小皇后她爸一听就明白了,就是让他女儿殉葬啊,小皇后的爸爸就跟女儿把这原话说了,同治死了74天之后,小皇后暴崩,有的书说就是自尽了,这么一个皇后被逼死了。
我们还是说同治,同治家庭不幸,跟他母亲关系又不好,就得病了,同治十三年得病了,19岁,第一种说法是天花,根据就是正史记载说是天花,《医案》,清宫太医的《医案》说是天花,宫里就挂这个红帘避邪,官员呢穿花的衣服,天花嘛,穿花的衣服,当时的讲究叫前三后四,就是穿七天花衣服,据说这个天花高潮的时候是七天,但是同治是规定12天,就是穿花衣服12天,从大光明殿请痘神娘娘,进了皇宫,把它供奉起来求神保佑,两宫太后也是祈求祖先来保佑同治,但是还没有救过来就死了,这是第一种说法,《翁同?日记》也说了,因为他去看同治,有痘,长的有痘。
第二种说法就是死于梅毒,因为同治是微服出去,有人说到前门外八大胡同,我看那个书说不是到那儿,因为那个地方太招眼,到崇文门里,崇文门有几家私院,太监引导他去。这样呢,就招上病了。《翁同?日记》里写,他看到同治病重的时候,长了脓包,挤的脓挤了一盅,还有一次挤了半碗,就流脓,大一点疮口烂得像小碗那么大,我不懂医学了。
所以有人就认为,同治是死于梅毒。因为官方不能这么记载,有人说这个《医案》是改了,按照慈禧的口吻,就是天花这么来记载,下药也这么记载。
这是第二种说法,第三种说法就是天花加梅毒,就是他得了天花了,又有梅毒,两个并发,或者是先得了梅毒又得了天花。
总之,两个病并发,所以既有天花的症状,长了水痘,麻点,麻子的脓包,也有梅毒的特征,两种病加在一起,最后不治死了。现在正史的记载,清史界通行的记载,就是按照官方的记载,按照《实录》官方的记载,就是同治死于天花。这个问题,可以说,是一个历史的疑案,供学者们去研究,他们做结论。
目前,清史讲到同治的时候,死亡的原因就是官方的说法,死于天花,同治死之前,两宫太后,召见了恭亲王奕訢,醇亲王奕譞等等。官员名字一大长串了,宣布立醇亲王奕譞的儿子,载??就是光绪,继承咸丰的皇位,因为光绪和同治是平辈,都是“载”字辈,所以他继承的是咸丰。
奕譞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当时叩头痛哭,事情就这么定了。接着就是光绪继位,做了清朝的第十一任皇帝。
清朝同治皇帝
其他不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