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,白酒品牌纷纷踏上了年轻化的营销之路,试图通过新颖的营销手段吸引年轻人的目光,赢得他们的青睐。从包装设计的革新到广告语的年轻化,再到社交媒体上的活跃互动和跨界产品的推出,白酒品牌正在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年轻态和时尚感。然而,面对这股年轻化浪潮,我们不禁要问:白酒真的需要紧盯年轻人吗?诚然,年轻人是消费市场的生力军,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往往引领着市场的潮流。然而,对于白酒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传统饮品而言,让年轻人熟知并了解它是必要的,但将营销的重点完全放在年轻人身上,或许并非明智之举。为何不能把营销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?因为总体而言,弊大于利。从市场价值角度来看,年轻人群体的市场价值不如想象中大。尽管年轻人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他们在白酒消费上的贡献却远未达到预期。一方面,年轻人的饮酒习惯和消费观念与白酒的传统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,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感清新、度数较低的饮品。这类产品多为低度露酒,价格虽然高于高线光瓶酒,却也并未高到哪里去。何况,这也不是白酒的主要产品方向。另一方面,白酒的高价格和文化门槛也限制了年轻人在这一领域的消费。以茅台为例,年轻人对飞天茅台应该是有兴趣的,但从收入水平考量,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能经常消费飞天茅台呢?消费飞天茅台的年轻人,更多是为了进行投资。因此,将过多的营销资源投入到年轻人身上,可能并不划算。从市场争夺方面,获取年轻人认同的阻力大、难度高。白酒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饮品,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需要一定的品鉴能力和文化背景才能充分领略。而年轻人往往缺乏这些经验和背景,因此他们在接受白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和困难。此外,白酒的消费场景也相对有限,主要集中在商务宴请、家庭聚会等正式场合,这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不匹配。不少年轻人对粗放的酒桌文化嗤之以鼻,更愿意享受精致的独酌时刻。白酒品牌虽然在持续开发低度产品并进行年轻文化营销,但对年轻人群体的吸引力依然较弱。从传播效果来看,品牌过度年轻化容易稀释自身的品牌价值。白酒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品质保证。如果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和偏好而过度改变产品的包装、口感、价格或宣传方式,可能会削弱品牌的传统属性和文化底蕴,从而稀释自身的品牌价值。这不仅会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,还可能引发老客户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下降。新周期下,聚焦核心群体才是应有之义在新的消费周期下,白酒品牌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核心消费群体,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。以下三个群体,才是白酒品牌最该关注的消费群体。第一,高收入新群体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流动,高收入群体也在不断迭代。以往的高收入人群可能集中在房地产、汽车、证券行业,而现在则转移到新能源、生物科技、数字科技等新兴产业。这类群体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较高的消费品位,对白酒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有着更高的要求。白酒品牌要做的,就是精准找到相应群体并实现心智占领。因此,白酒品牌可以通过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,以及优化营销手段和服务体验等方式,吸引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消费。第二,一线城市银发一族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一线城市中的银发一族逐渐成为了白酒消费的重要力量。他们拥有丰富的消费经验和较高的消费能力,对白酒的品质和口感有着独特的偏好。同时,他们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属性和文化内涵。因此,白酒品牌可以通过推出适合老年人饮用的健康型白酒,以及加强文化营销和情感营销等方式,满足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。从市场表现来看,不少草本类健康白酒风头正劲,它们的崛起,离不开对老年人群体的精准定位。第三,需求稳定的大众消费群体。除了高收入新群体和银发一族外,还有一类需求稳定的大众消费群体值得白酒品牌关注。他们虽然不像前两类群体那样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品味要求,但他们对白酒的消费习惯相对稳定且持久。与高端白酒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相比,大众口粮酒市场的竞争虽然同样激烈,却依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。因此,白酒品牌可以通过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稳定,以及加强渠道建设和促销活动等方式,巩固和扩大这一消费群体的市场份额。综上所述,白酒品牌不必紧盯年轻人不放,而是应该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核心消费群体,并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。通过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,白酒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